天津鍋爐新聞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數據統計,目前鍋爐耗煤已占到全國總煤耗的80%左右,成為了名符其實的第一耗煤用戶。眾所周知,鍋爐是把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的特種設備,實驗表明,鍋爐每結生一毫米厚水垢,按不同垢質成份,將相應增加6%-10%能耗。作為傳熱介質的水源,其處理程度的好壞將直接決定著水垢的生成和蒸汽品質的效果,進而對鍋爐能否安全、經濟、低碳運行起著關鍵作用。現結合貫徹落實《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及《能源法》在節能降耗方面的要求,就加強全市鍋爐水處理工作作一分析與思考。天津鍋爐新聞
上饒市鍋爐水處理現狀
市域轄區內現有大小在用鍋爐960臺,大部分以燃煤為主,少部分使用生物質燃料,年耗標煤約30萬噸。根據水處理工作開展情況以及鍋爐結生水垢狀況來看,大致可劃分為以下三類:2噸及以上鍋爐約230臺,不達標鍋爐占40%,水垢厚度0.5-3毫米;0.5-2噸鍋爐320臺,不達標占50%,水垢厚度2-4毫米;0.5噸以下鍋爐約410臺,因時間、人力、物力等客觀條件限制,暫時還無法對每臺鍋爐水處理檢驗到位,大部分用戶沒有開展水處理,水垢厚度2-10毫米。經統計分析,保守估算因鍋爐水垢的結生而造成的能耗浪費每年5萬噸標煤以上,由此而帶來多排放二氧化硫1000噸,粉塵600噸。
原因分析
思想認識不到位。水處理工作的目的是防止和減緩鍋爐水垢的結生和腐蝕,是一項日常性工作。由于這項工作起步相對較晚、宣傳普及不夠廣,加之要投入一定資金等原因,造成一些使用單位認識上的短視,認為搞不搞問題不大,無關緊要,甚至還有一定比例使用單位認為人都能喝的地下水和自來水,鍋爐為什么不能直接用,還要搞什么水處理,更談不上去開展這項工作,導致相當比例的水處理設備形同虛設或等同于濾水器,需要使用的藥劑、水質化驗設施更是無從談起。還有的單位想搞,卻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按照新的《鍋爐水處理監督管理規則》要求,對蒸發量大于或等于1噸的鍋爐每班至少應進行一次水質分析檢測,同時對加藥量、排污、再生等情況都要有原始記錄以備查,但真正能做到的單位并不多。
制度落實不到位。雖然不少使用單位都制定了水處理管理制度及人員職責等工作制度,但大都只是掛在墻上停留在口頭上,真正能落實到位的卻不多。大部分企業水處理工作由司爐工兼任,經濟上每個月補助幾十元錢,一補了事,對工作完成情況督促、檢查、指導不夠,缺乏激勵機制,干好干壞一個樣。
質量保障不到位。目前在水處理設備、藥劑質量方面的生產廠家很多,存在魚龍混雜、惡性競爭的問題,部分設備存在較大質量問題甚至是嚴重的設計缺陷。前幾年銷售的所謂磁力除垢器根本就毫無除垢效果;有些用戶花高價買來的所謂混合除垢劑根本不起作用,還造成增加排污量和蒸汽品質惡化等后果;另外現在使用的進口全自動軟化處理器,其電腦處理器極易損壞,一旦發生這方面的問題,使用及銷售單位根本無法修理,如要更換則費用很高,企業只好停用當作擺設。
檢驗不到位。一是安裝驗收時,部分使用單位因不懂、圖工期、節約資金等原因,致使水處理設備的配套安裝和實際需要不符,等到驗收時,已很難全部糾正過來;二是定期檢驗時,由于人手、時間等因素,暫還無法對每臺鍋爐全部檢驗到位,造成部分小爐子無法開展該項工作;三是不同職能檢驗科室之間協調、溝通還不夠,無法及時掌握、處理這方面問題。
監察起步較晚。長期以來,《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一直沒有相關水處理監察處罰條款,致使監察處罰時無據可依,而新修訂的《條例》2009年才出臺,監察處罰起步晚;部分監察人員缺乏水處理知識,無法直觀地判斷該項工作完成的質量,不懂如何去監察;水處理工作短期內沒做好不會立即產生鍋爐爆炸等重大事故,造成了監察人員思想麻痹,沒有認真監察。
措施與建議
以點帶面,加強宣傳。為更好地開展這項工作,質監部門可在每個縣(市、區)區域范圍內組織部分有代表性的使用單位進行水處理工作先行試點,樹立典型、總結經驗、面上推廣,達到以點帶面的示范輻射作用。通過用第一手、看得見的事實和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來說話,使其他使用單位對鍋爐水處理的作用和意義有更直觀的感受。統一印制包括法規條例、作用意義、簡便實用技術等內容在內的《鍋爐水處理知識明白書》,主動上門發放給各使用單位,使使用單位變被動督促為主動開展,進一步強化節能減排意識。
區分層次,加強培訓。突出抓好“二員一工”(管理員、安裝員和司爐工)的培訓和技術指導。一是以縣(市、區)為單位,組織鍋爐使用單位負責人、管理員和司爐工進行水處理知識授課講座;二是要嚴格按照《鍋爐水處理監督管理規則》要求,對專(兼)職水處理工進行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三是檢驗機構與使用單位建立聯動機制,主動定期或不定期聯系用戶,了解情況,及時為用戶提供咨詢、檢驗、技術指導等服務,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四是組織主要安裝單位相關人員,根據需要進行水處理技術培訓,便于他們在為用戶選型、安裝時盡量做到事前把關,杜絕使用不合格水處理產品。
注重引導,加強管理。鍋爐房的管理人員和水處理工的技術水平、工作責任心對鍋爐的運行效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質監部門應根據水處理檢驗及運行結果,正確引導企業對司爐人員實行分等級的合理的經濟補貼和績效考核獎懲機制,督促其嚴格落實日常維護保養等相關制度,進一步提高管理員和水處理工的節能意識和敬業精神,做好定期維護保養和清渣除垢,確保鍋爐始終處于良好狀態。
把好源頭,加強檢驗。一是檢驗機構應適當地從人力、財力、物力上加大對這項工作的支持力度,大幅度提高在用鍋爐特別是1噸以下爐子的檢驗覆蓋率。專職檢驗科室應加強與其他相關檢驗科室,以及各級監察機構的聯系、溝通力度,及時解決用戶使用過程中出現的相關技術問題,提高水處理工作定檢率。二是從設計、配套、驗收、使用等環節對水處理設備予以嚴格把關,發現問題絕不放過。
突出關鍵,加強監察。各級監察部門應按照新《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和《鍋爐水處理監督管理規則》要求,本著查、幫、罰相結合的原則,從人員持證、設備使用、化驗儀器、藥劑配備、原始記錄、水垢結生情況等關鍵環節入手,建立水處理一般監管工作臺帳和重點監管臺帳,加大水處理工作的各項監察力度,做到監察全覆蓋,不留盲點。同時加強與檢驗、用戶聯系協調力度,將水處理工作納入使用單位特種設備安全年度目標管理,充分發揮質監部門的管理和技術優勢,逐步建立起全市鍋爐水處理長效動態監督檢驗管理機制,通過定期檢驗、跟蹤服務、動態監察、定期考核、實施獎懲等措施,促進水處理工作的順利推進,最終達到鍋爐安全、低碳運行。
本文首發于天津鍋爐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