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橡膠主要是廢舊輪胎等橡膠制品,是國際公認的有害垃圾。大量廢舊輪胎的長期露天堆放,不僅占用了大量土地資源,而且不能自然降解,易滋生病菌,產生自燃著火,歷史上美國、日本等國家都曾因為大量堆積的廢輪胎造成黑色污染,甚至釀成大的火災。然而以廢舊輪胎為主的廢舊橡膠,又是一種可以再生利用的資源。國外廢舊橡膠的綜合利用做法通常是作為燃料使用,1噸廢舊橡膠大體可以替代1.74噸左右的煤,主要用于水泥、工業鍋爐、發電廠等;熱裂解(廢舊輪胎通過熱裂解處理);制造再生橡膠或膠粉。
目前,我國廢舊輪胎的產生量在1億條以上,隨著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廢舊輪胎的產生量還將不斷增加。我國再生膠生產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橡膠行業一貫重視廢舊橡膠綜合利用,在行業的扶持下,涌現出一批發展循環經濟、致力于廢舊橡膠處理和利用的大中型企業,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產工藝和再生膠生產中治理尾氣的環保處理裝置的企業。然而,在廢舊橡膠綜合利用中還存在著問題,一些地區的廢舊橡膠綜合利用小廠只顧眼前利益,生產技術水平低、企業“三廢”治理未達標,產品質量低;不達標的小型廢舊橡膠綜合利用企業不僅爭搶廢舊輪胎資源,同時又造成了二次污染;輪胎的翻新利用率不高,小作坊式的翻新輪胎加工,蘊藏安全隱患。專家建議要使用予硫化胎面進行輪胎翻新,呼吁大型輪胎企業加入輪胎翻新行列,在輪胎銷售中指導用戶正確使用輪胎,在輪胎花紋磨損到翻新范圍內進行翻胎,從而提高輪胎的翻新率。會上與會代表呼吁建立廢舊橡膠綜合利用企業準入制,既對輪胎翻新及再生膠、膠粉生產企業實行準入制;減少廢舊輪胎產生量,延緩產生周期,同時,行業呼吁堅決禁止一切廢舊輪胎和橡膠產品進口,有效利用國內現有的廢舊橡膠資源,保護環境。
我國在廢舊橡膠回收利用上缺乏政府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與會企業提出廢舊橡膠利用上存在企業稅負過高的情況,希望得到政府的政策優惠和扶持,減輕企業為社會治理環境的負擔。國家應在產業發展方向、新技術應用、環境保護方面給予明確規定;在廢舊橡膠的收購、運輸、加工及深加工利用上,以稅收以及運費等為經濟杠桿予以支持,對加工、利用環節通過減免稅收,給與經濟補償等使企業有利可圖,通過經濟杠桿鼓勵廢舊橡膠利用企業發展;鼓勵社會重視和使用再生資源產品。會上專家呼吁,希望國家通過法規、條例進行強有力的政策引導和行政干預,使橡膠行業環保與企業效益二者兼得,使廢橡膠綜合利用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采暖是供熱的一個主要部分,占家用四大能源耗費的56.2%。采暖能耗是建筑能耗中最主要部分,也是浪費最嚴重和節約潛力最大的部分。我國建筑建筑能耗約占社會總能耗的比例約為28%左右,占整個碳排放的30%--40%,且呈現逐年增長的勢頭。而采暖能耗占全國建筑總能耗的55%以上,住宅建筑單位面積的采暖能耗為相同氣候條件下發達國家的3倍。這樣算來,我們在采暖中所消耗的能源總量是相當驚人的!
國外的熱計量經驗表明,按照熱量收費的制度是促使用戶自覺節能的最有效手段,據統計,把采暖包費制,改為按實際使用熱量向用戶收費,可節能20%~30%。天津市是我國推行供熱體制改革比較早的城市,自2000年以來,天津已安裝近100萬支溫控閥,約有25萬戶居住建筑的熱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調節控制室內溫度,實現了行為節能,達到了節約能源和減少熱費出的目的。普遍節能在10%~15%左右。有人甚至將熱計量形象地稱為“關閉采暖高能耗的閥門”。可以說,實行供熱計量改革是我們采暖節能,乃至建筑節能的必然歸宿。
|